《逍遥游》中「逍遥」境界在现代社会可能达到吗?

本篇内容未必准确,不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引入

《庄子·内篇·逍遥游》描述了从常人到逍遥一步一步的状态: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对于最终的逍遥,庄子「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的描述,看起来是纯粹的理想主义,没有任何实践的可能性。道家最初的发展轨迹大致是从老子的《道德经》到杨朱学派再到庄子,在我初步了解老子和庄子思想后,我感觉《逍遥游》的含义可能和看起来有巨大的偏差,甚至是不可用言语描述的。你可能会感觉,这不是在故弄玄虚吗?我认为,「道的不可言说性是探讨道家思想不可绕开的一环」,本文将专门探讨道的不可言说性,后续的博客将回归本篇的标题。

道不可言说是因为道的信息量过大

《道德经》开篇便在描述道具有不可言说的特质: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对于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这里暂且解读为「可以用语言表达的道,并非永恒普遍的道」,也就是说道的本体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这里就引出一个问题:如果道的本体无法用语言描述,那为什么老子、庄子要花那么大的篇幅去阐述道呢?通过语言能何种程度描述道? 如果通过语言可以无限逼近道,那如果强行认为道已经被表达出来,也只会产生可以忽略不计的影响?如果把表达出来的「非常道」直接认为是真正的道,会产生巨大的影响,那我们又如何能悟出真正的道?

《庄子·外篇·天道》中有个故事有助于说明这些问题(注意「轮扁」是木匠的名字):

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斲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斲轮,徐则甘而不可,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斲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对于木匠轮扁而言,辐条和车毂之间的榫接,宽了虽然容易插入,但松而不固;紧了虽然坚固,但无法插入,因此榫眼必须斫得不差分毫。这种「不差分毫的尺寸」虽然是一个概念,但无法通过语言传给其他任何人。轮扁认为圣人之言也类似,圣人所要表达的概念是像「不差分毫的尺寸」一样无法言说的,如果只执着于圣人之言,所理解到的东西和原概念本身相去甚远,以至于可以被称为「糟粕」。

这个比喻似乎看起来很没有依据?你凭什么认为像「道」这种哲学概念和某个「尺寸」能够类比?《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提到: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不仅点明道是天地运行的规则,也指出人需要效仿天道,而道具有自然的特征。但是这里存在一个陷阱!如果说道是天地运行的客观规律,那天地间不管发生什么事显然都是符合客观规律的,也就是符合道的,这看起来就是一种「存在即合理」的论调。比如如果我纵欲,那也是因为一些奇妙生化反应导致的结果,这是符合客观规律的,那纵欲也符合道,但道家显然不是这么想的!例如《道德经》第十二章反对过度纵欲: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而《道德经》第八章赞扬不争利: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可以确信《道德经》不是在赞成事件一切存在之物,也就是「存在即合理」的论调。相反,「道指的是所有规律,包括超越于日常生活的规律,的一个子集」,至于这个子集如何划分则包含着无穷的信息量(就像木匠打洞的尺寸一样)。正是因为道并非全体的客观规律,才不能说所有的事情都符合道,道本身才能具有信息量。也正是因为信息量过于巨大,才导致道无法用语言描述。南怀瑾先生也曾说过「修道不可执着道的名相」的观点,强行把语言描述出的道视为真道,将离悟道的目标越来越远。虽说「道法自然」是对道特质的一个精辟概括,但远不及道的实际内涵,只能辅助读者建立对道的理解。

由于道的信息量过大,完全悟道是不可能的,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接近道。但由于读者在读到《庄子·内篇·逍遥游》时脑海内也必然只是有限的逍遥状态,如果有道家思想作为推手,那看起来这种有限的逍遥状态是可以做到的。若想更接近悟道,则正要靠道家经典读物和人生阅历作为启发

接下来?

后续我将尝试指出对「逍遥」这一概念理解中的常见误区,以及进一步讨论本次标题中的问题。如果有机会,我可能会探讨其他中哲流派和道家的区别和联系。

如果你能加载出下面的评论区,请畅所欲言!如果不能,可以尝试修改网络环境,或通过其他方式向我反馈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