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为什么在者在而无反倒不在?
在阅读海德格尔书籍前,我便偶尔因为感受到自己存在而感到恐惧。为什么这个世界本不是一片虚无?存在这种泡沫是何以产生的?
现在,我在海德格尔的《形而上学导论》中也看到了这样的思考。不过目前而言,我对康德之后的西方哲学史大概只是望文生义罢了。下文的内容是我对我观察到的民间存在主义思想的一些总结,而一种哲学思想的民间版本往往是对其原始版本过度简化、另加诠释得到的,所以下文并不是在探讨任何原始形式的存在主义。
如果读者认为本文有谬误之处,请在 5eqn/my-cn-blog 提交工单(Issue)。
享乐式存在主义
只有自己的直接感受是有意义的,因此理性的人会追求最好的直接感受。
这里的存在主义更接近萨特的版本:这一版本立足于否定神或其他任何「预定义规则」,即「存在先于本质」中的「本质」,的优先性。
存在主义哲学发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欧洲,在此之前人们大多为理性主义,同时赞美和发展科技。当科技的发展成果被用于世界大战,给人们带来巨大痛苦时,人们开始怀疑科技和理性的价值,重新思考生而为人的意义。这时候的存在主义否定的「预定义规则」,则主要包括理性主义和科学技术。
在当代,首先人们显然不再否定科学技术,而只是否认「科学技术是人类发展的终极目标」这类观点,认为科学技术只是为了改善人们直接感受的手段之一。其真正想通过存在主义元素否定的是非法律的社会教条,例如学生必须乖乖上学,或者员工必须为企业卖力工作等等。在当代民间广受诟病的 PUA 是灌输这种教条的手段之一,而这种享乐式存在主义则是断绝了人被灌输这类教条的可能。
然而这里所谓存在主义只是一种根部,并没有包含任何对人们生活的具体建议,只是单纯否定了一些「预定义规则」。大概是为了形成一种实用的哲学,一些人选择加入享乐主义元素,使用「直接感受好不好」这种线性标尺去量化人生的好坏,最终形成这种享乐式存在主义。
需要注意这里「直接感受」不仅包括感官感觉,同时也包括各种各样的心情甚至逻辑思考,其时间也是延伸到一个人的整个寿命的,而非追求局部最优解。对于这种基于存在主义的享乐主义的持有者,完全可以牺牲一时的游戏时间来追求事业上的成就感,也可以牺牲微小的感官享受来追求志愿服务的满足感,规避了狭义享乐主义的道德问题。
这种哲学的局限性在于,量化直接感受的好坏是很成问题的。在实践中,对于不同的具体事件,其直接感受的好坏很难被量化。例如,我知道如果我每天早上看一些数理基础公开课,对未来的学术事业或许会有帮助,但每天早上去玩一个小时舞萌可以立刻变得快乐,这种时候享乐式存在主义难以指导我做出具体的行动(所以我总是去玩舞萌)。
基于道家的存在主义
如果无法量化直接感受的好坏,是否能直接趋近某种「理想状态」来绕开这一问题?
道家思想的核心概念在于「道」。《道德经》中「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表明道本身不可言说、无形无象,又和世间万物息息相关;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则点明了道是一种抽象且普适的规则,只是至于道具体是什么则需要用实例去感知。
道家对「水」这一意象情有独钟,例如「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表明水这种不争利、甘于下位(水往低处流,而低不受人尊敬)的特性是接近于道的;而「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则意在说明道也具有像水这种自然而极端稳定的特质。
道家本身并不是存在主义。恰恰相反,道家认为「道」这一规则先于人的存在。基于道家的存在主义持有者从道家思想汲取灵感,认为如果人能够通过悟道来趋近「逍遥」的状态,则可以绕开量化直接感受好坏的问题,实现理想的直接感受。这样的人往往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取道的一个简化解读,例如不产生负面情绪地努力生存。
这种基于道家的存在主义问题在于,现代条件下「悟道」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们固然可以通过阅读《道德经》等古籍或《边城》等作品来了解道家思想,但这些书适用的社会结构已经和当代大相径庭。当代对于「道」的探索者也少之又少,当代社会绝大多数人都不同程度上持有享乐主义,从道家的观点看就是「世风日下」。对于处在这种大环境的我们,如果明知可能穷尽一生也无法接近「逍遥」的边缘,要坚持践行道家思想便难上加难了。
海德格尔式存在主义
上面道家所追求的「逍遥」是一种理想状态,下面介绍另一种理想状态。
海德格尔是一名伟大的存在主义(?)哲学家,他的《存在与时间》是存在主义的经典之作。在这里海德格尔首次提出了「向死而生」(Vita Activa)的概念,在当下绝大部分人无法理解海德格尔思想原义的情况下,也能从「向死而生」这一概念获得灵感。
「向死而生」的一种简化解读是,人只有遥望未来直至时间线终止,才能过上「本真」的生活,而「本真」便是需要追求的理想状态。海德格尔认为,常人处在「非本真」的状态中,这种状态下人会陷入「沉沦」,也就是会被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和习惯所束缚,而不会去尝试理解和反思自身的存在。
海德格尔提出「闲谈」、「好奇心」和「歧义」是沉沦状态中会出现的三种现象。「闲谈」是指人们日常中无意义而空洞的交流,在这种交流中人们人云亦云,而没有为自己的存在负责。「好奇心」是指人们对事物肤浅而表面的兴趣,在这种兴趣中人们浅尝辄止,而没有深入思考或理解任何事物。「歧义」则是一种含糊不清的态度,是对复杂问题的逃避。
通过上述描述,一些海德格尔式存在主义持有者汲取灵感,认为如果人能够通过向死而生而达到「本真」的状态,也可以绕开量化直接感受好坏的问题,实现理想的直接感受。这样的人往往也会对本真取一个浅显的解读,例如通过保持自己对宏大概念的清晰认知,来排除琐事的干扰并获得真正的自由。
这种海德格尔式存在主义问题在于,「本真」状态不是在认识到存在、死亡这种概念之后就能立刻进入的。和道家思想一样,任何尝试修改大脑思考回路的做法,必然需要用大量的文字或实践数据训练。如果说道家思想是缺乏当代社会条件下的资料,那么海德格尔思想则和我们有文化隔阂,有巨量的前置知识导致学习成本极高,并且学习者在学艺不精时容易陷入存在主义危机。
在当代人普遍缺乏时间、在短视频的侵蚀下大多数人连看完一个 30 分钟视频的耐心都没有的情况,又有多少人能做到从古希腊西方哲学史一点点阅读,到对海德格尔思想的初步认识,小心翼翼地避开存在主义危机,再通过以年计的生活经验达成有效的理解?
海德格尔思想和道家思想可能有隐秘的联系,本文不做探讨。
基于小乘佛教的存在主义
上面所说的「本真」是一种理想状态,下面介绍另一种理想状态。
小乘佛教中有三个重要概念:「无我」、「缘起」和「涅槃」。《佛说法集名数经》中「所谓一切行无常、一切行苦、一切法无我、涅槃寂静」便是在说一切事物没有独立的自我或自性,相对地,一切现象都是因缘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小乘佛教认为人生来是渡劫的,只有通过修行放下对现象的执念、达到「涅槃」状态才能解脱。
有读者可能会问,前面提到的基于道家的存在主义、海德格尔式存在主义的最终目标都必然要求放下对表层现象的执念,那小乘佛教的区别在哪里?答案也便在题面之中,道家通过大自然意象悟道而放下执念,海德格尔通过将目光放在存在、死亡这种深层概念来放下执念,小乘佛教则是通过认识到因缘和合来放下执念。
和基于道家的存在主义类似,基于小乘佛教的存在主义也面临着现代社会参考资料少的问题。诚然人们可以选择出家修炼,但现在的佛教机构很难说没受其他的思想影响,同时在当代社会习俗的影响下,愿意冒险出家的人显然是极少数。如果贸然自行修炼,由于因缘和合的概念和机械唯物主义的决定论很相似,这容易使人陷入存在主义危机。
同时,基于小乘佛教的存在主义不等于小乘佛教。存在主义的根基会否定小乘佛教中「轮回」等概念之于人的存在的优先性,这会使得基于小乘佛教的存在主义者更难汲取小乘佛教中的养分,也将更难达到所谓「涅槃」的状态。
如何选择?
上面给出的享乐式存在主义是扩大欲望的思路,而其他三者都相反。每一种思路都任重而道远。如果从决定论的角度来看,每个人将选择符合自己观点的思路,仅此而已。
我将进行采样来分析身边人对本问题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