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绩是 Matrix 的阴谋

2025.1.8 注

这篇文章的思考其实不够完善,比如结尾说的「换条赛道」是考虑直接就业,但就业中又怎会没有需要适应「社会模式」的场景?

我当时已经认识到,所谓不友好的「社会关系」比起少数人的主观恶意,更接近自然而然的社会现象。这就像「县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鼋鼍鱼鳖之所不能游也」的瀑布,看起来恶意满满,但如果「与齐俱入,与汩偕出,从水之道而不为私焉」,也能惬然身处其中。这也是为什么我选取「与齐俱入,与汩偕出」作为我博客新的简介。

本文未必是我写的。

正文

今天下午有数据结构考试,但根据我在各类群聊收集到的消息,这个考试和所谓「王道」有很大的重合,但「王道」里也有不少不符合奥卡姆剃刀原则的问题。例如,问基数排序第二轮后数组的状态,却不指定基数排序的数位顺序,要求我们采用“约定俗成”的那一种(我至今不知道基数排序约定俗成是怎么排的)。数据结构考试是整个学分绩体制的一种体现,而学分绩在这种场合表现出的「社会适应性」需求似乎与其看似代表的「学术追求」背道而驰。

在正式展开这篇文章之前,我首先需要强调:我尊重追求学分绩的人,也尊重让学生追求学分绩的老师。正如标题所说,「学分绩是 Matrix 的阴谋」,这里我用 Matrix 指代一种宏观意义上的「社会关系」,而不是任意一个具体的个人。学分绩的成因是复杂的,远不是一个人用所谓「阴谋」能达成的,只有复杂的社会关系有创造它的能力。

当今对于我们哈深的普通大学生,追求学分绩看似是我们唯一的选择(在我认识的人里面只有极少数敢于不屈服于学分绩的),但学分绩伪装成「学术追求」却忘记了初心、搞着「社会适应」的花样却让人成为学究,这种不协调性很难让人不认为学分绩是 Matrix 的阴谋。

我和学分绩的故事

学分绩事实上和高考一脉相承,所以这一段的内容可能从比较早期的时候开始。

在过去我的自我认知里,我似乎一直是一个「擅长做题的孩子」,因为我小学和初中一直是年级第一(这当然并不是因为绝对水平多高,而是因为家庭经济原因无法就读于足够好的学校)。高中到了广州市第二中学,第一次期中考我拿了语数英历的级第一,让我开始怀疑事情的真实性,因为在二中拿到级第一意味着真的能去清北。但事实上,我学习课内知识状态一直是几乎不听课(在课上做游戏设计或者写作业),晚上回家打游戏,第二天早上起来冲完作业(由于当时做作业很快我一般不抄答案)。反观我的一些初中同学,他们学习很努力,买了很多课外资料,考试却依然考不好,仿佛理论和实践之间隔着天堑。我开始迫切地想要知道我为什么能考好。

后来我发现,这和编程语言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开始借助编程语言探索人思维的本质。当时我没有机器学习的基础,但至少了解 C#、Java 这两门语言,思路从面向对象编程、面向切面编程到面向数据设计,却依然感觉有解释不了的问题。有一天我看到一块中间有裂缝的橡皮,我在想这个橡皮是一个对象还是两个对象,最终都没能得出稳定的答案,让我推翻一切关于“面向对象”的推论,转而寻找更合适的描述方式。在了解面向数据设计后,我又接触了函数式编程,目前我依然认为函数式编程最符合人类直觉,所有面向过程、面向对象的语言(包括 C、C++、Java、C#、Python 等)都是对人类思维的绑架。

我预料到了在高中三年我无法寻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但为了思考这个问题,我开始缺交作业(高一下学期之后 90% 以上的作业都没交,发的练习册学期末可能还是空的,尤其是英语),但由于我不选历史,对物理的理解越来越深(我刚开始广东物理只能考 60 多),语数英物的排名基本维持稳定。极少的学习时间使得我只能凭借少数的结论完成题目,推导公式能不记就不记,题能不刷就不刷,考试的时候见招拆招,也因此经常遇到拆不来的情况。但通过刷题了解出题模式,何尝不是一种对「社会模式」的适应?我希望我能纯粹地进行「学术追求」,遵循所谓「社会模式」投机取巧会让我感到不适,因此最终我来到了从未考虑过的大学,哈深。

大学在我的预设中一直是一个适合进行「学术追求」的地方,当我知道学分绩这个概念后,我认为这种灵活的体系或许更能准确地拟合学术本身。事实上,大学的知识也确实更有学术特点。例如线性代数中很多道路不明的推理,可以从抽象代数的层次去理解,剩下的基本纯粹计算。微分考验的也只是对抽象事物的理解能力。对于 C 语言,虽然很多很杂的东西,但所幸考试考的东西比较常识,让我尝到了学分绩排名个位数的甜头。

我发现学分绩所谓「学术追求」只是伪装,是从积分开始。大一上学期微积分的期末考,由于加入了积分和微分方程,有很多技巧性相当强的内容,只有刷题才能掌握。即使是离散数学,也有多如语文的概念、不明意义的题目和对答题的格式要求,但由于我基本没做题,最终喜提 75. 学分绩再次呈现了高考的模式,打着「学术」旗号,实际上是强迫人适应其模式。

硬币的另一面

注意以上只是「我」和学分绩的故事,相比去适应社会,我更希望先维持我自身的内部一致性。不可否认有和我相反的人,首先希望在「社会关系」中取得一定的位置,但学分绩本身有很强的不协调性,我认识不少优先采用「社会关系」式思路的人也对学分绩(或其在大学之前的形式)颇有微词。

这里面的核心在于,学分绩要求人付出适应某种「社会模式」的努力,却只能给你「学得很好」的头衔。对于我这种倾向于追求学术的人,我当然会想要这种头衔,但我无法为之付出努力。而对于追求「社会关系」的人,他们可以付出这种努力,但这个头衔不是他们最好的的选择。

举一个不太能溯源的例子,就是我的一个网友之前能够为了「学得很好」的头衔真的去为适应学习的「社会模式」付出努力,但后来接触了某个游戏的圈子,觉得在里面获得地位更符合他对泰裤辣的想象,因此没有动力学习了,目前刚高考完。

对于教育从业者,我想「屋子里的大象」当然是花了成本进行教育,同学们的接受度却很低,这也是学分绩框架下的必然结果。因此可以看出,学分绩机制对绝大多数的人都是一个阴谋。

那么你打算怎么解决呢?

我认为凭借个人的力量,无法与 Matrix 产生正面对抗,因此我不指望学分绩机制在短期内消失。事实上,如果有人尝试改变这种机制,Matrix 可以从中作梗,让我们收获一个更加反人类、囚禁、阴郁的世界。

学分绩就像校园恶霸,如果你和学分绩已经有比较好的关系,平常经常助纣为虐(内卷散播焦虑,etc.),只是时不时感觉他有些烦人、没有边界,你可以选择保持现状或者远离他(这里指换条赛道)。

如果你是被学分绩欺负的人(感觉不想学,怎么都学不懂,很抑郁,etc.),你可以选择立刻表达出你的反抗(不学了),然后尽可能远离他(换条赛道),虽然这可能导致他利用学校职工欺负你(真正的校园恶霸对于学校职工是隐形的,在老师面前永远表现出好学生的模样,学分绩也是这样,可以诱惑老师对你的成绩和未来提出担忧并干预你的选择甚至毕业证,这当然不是老师的错);也可以选择忍耐下去(继续学),但学分绩会变本加厉地对你。总而言之,这是件麻烦事,我目前无法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对于我个人来说,我倾向于选择换条赛道(直接就业)。